腐女

目录

  1. 1 腐女
  1. 正面影响
  1. 负面影响

    腐女

     

    腐女全称“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主要是指喜欢BL,也就是YY男男爱情(即男同性恋)的女性。
    中文名
    腐女
    外文名
    Fag hag、Rotten Women
    特    点
    爱看BL作品、YY男男配对
    来    源
    日本
    性别群体
    女性
    相关词
    腐女癌、伪腐女、厌女症
    0

    定义

    基本定义

    “腐女子”一词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妇女子(ふじょ し)”转化而来。
    腐女全称“腐女子(ふじょし,fujoshi)”,主要是指喜欢BL,也就是意淫男男爱情(即男同性恋)的女性。除了ACGN作品、电视剧、电影等(不管作品本身是否为BL系)。大部分腐女会对真实世界男性间的关系产生遐想。
    腐女子的“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BL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称呼对方为“腐女”是不礼貌的事情。使用“腐”是代表腐女对特定ACGN或者真实世界中男性人物关系等产生BL幻想。
    BL即Boys’ Love 的缩写,译为“男孩子间的爱”,也称为少年爱。最初属于少女漫画的分支,是来自作品与幻想的一种二次元虚拟产物。

    延伸定义

    腐女主要是指喜爱BL的女人,包括ACGN著作、电视剧和影片等。
    首先,人们最普遍的理解是把“腐女”当做那些致力于同人志创作的“同人女”或“宅女”。这个说法其实是错误的,那些喜欢耽美的人才是腐女。
    其实,腐女这个词起源很早,大概在80年代后半就开始出现并流传开来。腐女子的“腐”在日文中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一开始被人拿来嘲讽腐女无可救药的意淫幻想,后来也被部分腐女出于自嘲自虐的意味,干脆从被动换位主动,自己也称自己为腐女,于是,这个词就渐渐固定下来。
    “腐女”这个词逐渐开始被动漫媒体所关注,但是,腐女一词本身其实并不是新产物,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80年代或者更早。
    有一种说法是,1978年发行的comicJUN创刊号是其根源,但也有相反的说法指出并没有看到其中出现了“腐女”这个词。说词源是同人志的说法占压倒性多数,但具体的资料并不存在。
    必备特征
    1、喜爱BL,对BL系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
    2.喜欢YY男男,亦称为CP配对!(就是把现实或是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幻想成为同性恋,并让其与男性配对,幻想其男男恋爱情节。这一条,是所有腐女具备的特征。这个也是腐文化和耽美文化的重要组,主要体现在各类作品创作中)

    相关精神

    腐女最擅长的是营造一个天马行空、自我的精神世界。在那个精神世界中,所有事物的发展,都以攻势和守势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因为在腐女眼中:女性在作品中常常扮演着碍眼的角色,所以在腐女的精神世界中,女性角色很少出场,也很难出现塑造成功的女性角色。这又体现了大部分腐女的男尊女卑的思想,经常会觉得男男王道,没有配得上某个男性角色的女性存在,就算是十分优秀的女性角色也十分难让腐女满意。但只要女性角色性转变成男性角色,腐女甚至会立马从厌恶变成迷恋,就算是一模一样的性格也觉得是男性更好。
    在腐女的眼中,女性角色是妨碍男男爱情的人,而优秀又不会妨碍男男爱情的女性角色在腐女眼中就是腐女。理智点的会采取无视女性角色的行为(这也是不尊重作品的行为),偏激点的会对女性角色各种鸡蛋里挑骨头,然而却对男性角色各种包容。所以说大部分腐女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并且会随着腐化程度而加重。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仇女腐女很少意识到自己的仇女情结,就算意识到了也会被归类成“无伤大雅”的类别程度。那么腐女为什么仇女呢?这是因为女性在腐女YY的路上挡了道,心理学把这理解为人格缺陷。但要明白的是,腐女不是仇视所有女性,她们仇视的是CP配对中的女性(即有男性追求或有男性伴侣的女性),归根究底是因为一旦女性角色出现CP配对情况,也就意味着腐女可YY的男性角色少了一个。至于现实中或少数作品中,不妨碍腐女YY的女性,她们一般不会理,也跟普通女生没什么两样。
    近年来,中国腐女出现严重低龄化现象,也造成了仇女情结的进一步加重。
    产生原因

    防御心理

    大多数腐女都来自于比较严谨的家庭,严于男女之大防。在中国女孩喜欢性就会受到负面的评价,比如不是好女孩、淫荡之类的差评。腐女将视线转向男同性恋可以避免得到过多的指责,因为男同性恋是离异性恋女孩距离最远的一种关系,在男同性恋的世界里没有女孩,腐女可以作为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看待,这也是一种防御外界指责,保护自己的心理。

    嫉妒心理

    此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嫉妒心理,一个腐女喜欢一个美男子时,她不希望这个男的没有看上她而看上别人。为什么很多男演员隐婚,就因为他们怕粉丝失望。腐女受不了男孩没有钟情于她,而钟情于其他女人。如果他是同性恋心理上就比较轻松。腐女普遍都有一种心态:得不到男神,就让男神和男神在一起吧。BG向的作品很多时候都有男女主角。可是不管怎样,故事中的男主角只会一心向着故事中的女主角,并不会爱上屏幕前欣赏这部作品的女性观众,哪怕腐女很喜欢男主角。然而在BL作品中情况就稍微有点不一样了,这些作品是很少甚至没有女性登场的,那么就不会涉及前面说过的矛盾,腐女不会激发同性之间的嫉妒心理,可以客观地、毫无牵挂地欣赏作品,融入作品的世界当中。这就是腐女为何喜爱BL的原因了。

    爱美心理

    有一些腐女是沉溺于一种唯美的状态,情窦初开的女子都喜欢美少年,喜欢从旁欣赏,就像看花一样。而耽美强调美,甚至连死亡都非常凄美。这种脱离于现实的唯美描述能够给青春期的女孩带来很多幻想。腐女很多都是青春期的少女,而且也是异性恋,那为什么会喜欢看男同性恋?首先这是一种纯纯的爱情,其次是男性的身体美,这些都是她们所追求的。

    距离感心理

    如果是看异性恋的电影,腐女会把自己代入到女主角的领域里,这时候她们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因为里面是充满了很多异性的恋爱情节。这种代入的情况会让自己觉得很不好。但如果看的是男同性恋电影,自己就不会代入进去。青春期少女的情愫还没有指向婚姻,那男同性恋是最不可能成为结婚对象的。这种距离感保证了一种安全,可以让自己完全置之度外。

    逃避现实心理

    和从小就聚集在一起看色情电影的男生不同,女生多半带有精神洁癖。看到赤裸裸的男欢女爱,她们会觉得下流、肮脏,甚至可怕。这是青春期少女特有的矛盾和恐慌。BL作品虽然大多都充满了比BG向作品都要大胆的性爱场面,但那真的是两个男人在做爱吗?并非如此。所谓泪花平胸小受,那些处于被动的美少年们,品尝着被迫的痛苦,时常唤起男人的欲望,和女人一样,他们是有着美少年躯壳的女人。正因如此,在阅读BL作品的时候,腐女可以将性从自己身上剥离开,去假托在美少年的身上。在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舞台上,以更加纯粹的爱情故事,从主动者、观察者的视角成功地操纵一切。

    刺激心理

    男性喜欢看xxx和恐怖片,女性则有观看爱情悲剧的需求。早些年的爱情小说中,男女主角面临着巨大的家庭身份差距;今天的爱情故事则流行着另外一些命运悲剧:突如其来的车祸、绝症等等。但是哪一样都比不上耽美故事所面临的悲剧美:禁忌的、不被允许、注定被拒绝的、秘密的同性恋情。
    腐女成长的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内心爱情梦想破灭的过程。乙女作品和童话无一例外地在结婚的时刻终结,但腐女慢慢会发现,那些编造的爱情故事是那么空洞幼稚。结婚了,纠葛没有了,男女主角安定下来了。那么,爱情就此结束了吗?而在BL作品中却充斥着这样的台词:“即便背叛全世界,被所有人遗弃,我也要和你在一起!”、“如果爱你使我们堕入地狱,我也将永远站在你的身后,替你抵挡地狱的烈火!”在腐女幻想的BL爱情中,不存在庸俗的婚姻、无聊的生殖,不关乎世俗的匹配,更没有利益的考虑,只有xxx的xxx的终极的爱。
    这xxx满足了青春期少女追求刺激、与众不同、xxx的心理,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幼稚跟风的心态。小孩子的幼稚心态中会有一种表现,那就是追求自己与他人与众不同。这种心态会在青春期被无限放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中二病”,而大部分人渡过青春期之后这种心态就会慢慢减少,直至消失。而腐女不同,腐女的中二病会意想之外的延伸,甚至到结婚生子了还不会消失,这也就代表腐女的心态会比同龄人幼稚上许多,也存在着逃避现实的心理。在周围人都看BG向作品的时候,自己却在看BL向作品,这会让腐女的xxx心态得到满足,觉得自己能理解周围人都未涉及理解的东西,十分的“成熟大人”,这也是大部分腐女普遍拥有的心态之一。

    厌女心理

    喜欢BG向作品的女生心理是很自然的认同作品中的女主角的,而且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自己代入成为女主角,与之同喜同悲,幷与男主角深深相恋。女主角获得的幸福宛如她自己的幸福,从而在这一虚拟体验中获得一种渴爱的满足。
    而腐女的心理就复杂多了,她们无法认同BG向作品中的女主角,甚至是厌恶。她们把女主角定位于自己的竞争者,所以腐女会很强烈的嫉妒女主角获得男主角的爱情。从这个角度上说,腐女把同性相斥发挥到了极限。而与之相反,异性向吸,腐女对于BL作品中的两位男主角都是喜欢的,看到他们拒绝各式各样的女生,而独独钟情于男人,这让腐女获得了一种“真好,他没选择其它女孩”的心理补偿。所以可以看到BL小说中出现的女性,不是作为反派人物出现,就是逆来顺受的接受现状,大多扁平苍白,缺乏完整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腐女对同性嫉妒与不满的发泄表现。
    正如《日出之所的天子》中的厩户天子的台词:“我最讨厌女人了!在这个世界上,最讨厌的就是戴着柔弱的假面具,暗地里向男人献媚的女人,女人让我毛骨悚然。可如果是男人的话,谁都无所谓。不管是大王,还是佣人。”这就是腐女的心声感慨。某些东方国家留在女性潜意识中的女卑思想,也是腐女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女卑是潜意识的,所以腐女一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女卑思想。

    饥渴心理

    男同的性爱关系是比较平等的,而且也没有办法考虑婚姻的问题或者长久的恋爱关系,他们性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关于性爱的描写也非常多,性爱的发起和维持基本上是按生理的发育发展的。男同的关系比异性要轻松。腐女会向往这种不指向婚姻的性关系,甚至看到两男或多男有亲密举动会浮想联翩;和男人谈恋爱也会想象自己如果是个男的多好;遇见俊美男只想搞清楚对方是不是同;至于想把弟弟或者男友掰弯、下辈子想做个男同志、找个同志男友什么的,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腐女对于男色的需求量要比普通女性高上许多。
    忠告:需要注意的是,腐文化只有在中国格外强势。就连腐文化的发源地日本,都未曾有过如此强的势头,甚至可以说在日本,腐文化和腐女并不受待见。在韩国,腐女更是寥寥无几。而在欧美,这种感觉就更为强烈,虽然大部分人都能尊重同性恋,但腐只是欧美一种小众文化,如果不主动去接触腐女圈子,你根本就感受不到腐女的存在。人们有必要反思是什么引起中国腐女如此之多,以及中国腐女和他国腐女有何不同之处。
    社会影响

    正面影响

    在BL、耽美作品中,腐女能享受到双倍男色,又不会出现嫉妒现象,使腐女更大的享受到了完全的男色福利。而在享受男色的同时,又能在YY中将自己代入其中的男性角色,能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也让腐女尝到了甜头。因此有许多女性成为了腐女,目的只是为了享受双倍男色。

    负面影响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基于对男色的渴求而成的,各国腐女对此“供认不讳”。只有中国腐女将腐女进行了神圣化和美化,为自己戴上了“维同人士”这顶身份皇冠,并且创造出了中国独有的“伪腐女”一词来推卸责任。
    在腐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腐女曾被日本杂志评选为男生最不想交往的类型No·1,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腐女就是毫不起眼又不受欢迎的形象,甚至连她们自己也这么认为,日本许多腐女都自嘲:没人要了,才会当腐女。所以日本腐女较为低调温和。
    而在中国,腐女们却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荣耀,并且将腐女的恶劣行径全部推卸到了中国特有的“伪腐女”身上。不仅如此,中国腐女的低龄化越来越严重,这也应当是教育素质的差距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长期的中国特色“伪腐女”盾牌,为腐女们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借口。长期的回避群体内的不良恶劣影响,造成了如今腐女低龄化的严重后果。
    随着腐女大量宣传腐文化,腐女也对现实中的同性恋群体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腐女无选择性的传播腐文化、YY直男、拉郎配BLCP刷屏,导致原本对同性恋群体采取中立态度的人群渐渐烦躁,最后对同性恋产生不快感;而原本就对同性恋群体没什么好感的群体,更是会加重对同性恋的厌恶感。可以说,腐女的一切所作所为最终都将影响人们对gay的印象。
    其次,腐文化貌似被当成了潮流,腐女不分性别的传播腐文化,导致周围部分爱追逐潮流的男性把同性恋当成一种时尚,盲目的去尝试同性之爱,形成了跟风的伪同性恋。造成了男同性恋圈子混乱的情况,而这些男性在成熟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追悔莫及;而盲目的向其他女性传播腐文化,会导致其产生不成熟的价值观念。经由其他腐女安利之后,她们也成为了腐女。但她们分不清楚二次元的BL和三次元的gay有什么不同,BL、耽美将gay美化到了一定程度,而腐女会在脑内把gay再次美化几层。因此,当腐女觉得gay群体和自己想象的有所出入时,就会十分失望,而被议论的gay们更是受到了无辜的打击,偏激点的腐女甚至开始反三次元同性恋。
    另外,腐女过度吹捧赞扬二次元的男男爱情,贬低异性恋和les,导致了现实中的gay面临被捧杀的危险情况。许多人因为受不了腐女的吹捧而开始反对gay,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而腐女带给gay的,不仅仅是面临被捧杀的危险,也为gay带来了恋情生活被大量窥视和男同圈子被打乱的双重危机。部分虚荣心旺盛,喜爱被追捧的gay更加肆无忌惮,对自己的性取向产生优越感;而少数gay也被腐女捧出了优越感和虚荣心。最终的结果就是这类gay和腐女造成了LGBT维权或同性恋维权变成“男同性恋维权”,高调的秀性取向和自认为高其他性取向一等的优越感,导致其他无辜的gay在LGBT群体中变得孤立无援。
    腐女随意宣传腐文化也xxx的增加了腐女群体低龄化的现象,而低龄化的腐女再将腐文化传播给其他人,造成了恶性死循环,只有正视腐女群体的错误才能改变这种现象,而不是拿伪腐来推卸责任,逃避现实。

    误区

    腐女并非是同性恋,要清楚腐女不是同性恋,先要搞清楚几个事实:腐女≠维同人士,腐女≠百合控,腐女≠女权主义者,腐女只=痴迷男男爱情的女性,在这之上,在这之下什么都不是。那么腐女是异性恋却为何要看男男?其实很简单,腐女看男男是为了享受双倍男色,BL将男色X2让她们更加大饱眼福,支持gay只是顺带而已,腐女和维同人士(撑同志,反歧视人士)扯不上关系,维同人士的定义也远非腐女这么简单,也就是说腐女只是过度花痴的一个群体而已。
    在一般作品中腐女会嫉妒里面的女性角色,但BL作品不会,反而能让腐女更加自由自在的享受,从侧面证明腐女直到不行(异性恋到xxx)。大部分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厌女情节(通常表现为不喜欢看到各类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或觉得女性角色远远比不上男性角色有魅力等等),女性角色很难得到腐女的喜爱,而男性角色往往很轻易的就能得到腐女的痴迷,这就更加证明腐女不可能弯了。
    如果一个腐女变成同性恋了,那么她多半也脱腐了,因为同性恋不会对异性产生兴趣,更加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个同性都没有的作品之中。而腐女更加不会在看BL作品的过程中变成同性恋,她们享受的是男色,而不是女色。有些腐女在看BL作品的同时会对百合作品产生兴趣,那么如果她看了百合作品对百合也有兴趣,声称自己是双性恋,那么还有点可信程度(但正常的是不可能,腐女过于直,看百合作品也不会觉得比BL作品好)。
    但同性恋是xxx不可能的,一旦腐女宣称自己是同性恋了,那么就=脱腐了,但要是还腐着,却说自己是同性恋,那就只是她误以为自己能接受同性了而已。这里要搞清楚一个观点,在心理学中:个体和同性发生恋情和性行为不代表他就是同性恋。就算边和同性交往边看BL作品,也不能代表她是同性恋,如果依然对BL作品感到浓厚的兴趣,那她就顶多只算是双性恋。男女同性恋偶尔会看对方的同性恋作品,但这并不代表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喜爱,只有喜欢BL作品的才叫腐女,接受或支持≠痴迷或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腐女一旦成为双性恋,那么她对BL、耽美作品的兴趣热衷度是xxx会下降的,如果没有下降迹象,那也只是她误以为自己是双性恋而已,腐女成为双性恋的几率也远远小于常人。
    一句话:越腐越不可能弯。

    腐女

    相关推荐

    梦幻西游

    目录 ▪ 初始属性 ▪ 属性关系 ▪ ▪ 聊天系统 ▪ 商业系统 ▪ 帮派系统 ▪ 婚姻系统 ▪ 玩家之家 ▪ 法宝系统 ▪ 武神坛 ▪ 喝彩系统 ▪ 坐骑系统 ▪ 道具装备编辑 ▪ 消耗品 ▪ 装备品 ▪ 任务品《梦幻西游》是一款由中国网易公司自行开发并营运的网络游戏。游戏以著名的章回小说《西游记》故事为背景,透过Q版的人物,试图营造出浪漫的网络游戏风格... (继续浏览)

    吐槽

    目录 1 吐槽 ▪ 网络流行语吐槽“吐槽”一词,来源于对日本漫才(日本的一种站台喜剧,类似相声),“ツッコミ”的汉语翻译,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普通话里相当于相声的“捧哏(小学馆,三省堂,广词苑均为此意)”,后来延伸成为ACGN次文化常用的词汇之一。而闽南语中原本也有近义的“吐槽”一词(但含义与... (继续浏览)

    微信网页版

        微信网页版      2014年2月20日,腾讯宣布推出QQ浏览器微信版,由QQ浏览器与微信两个产品线团队合作,联合开发了QQ浏览器微信版,即微信浏览器。      在即将发布的浏览器中,Windows版微信将以类似插件形式出现在应用中心,用户可选择自主安装(同时新... (继续浏览)

    酒店试睡员

    目录 1 酒店试睡员 2 3 酒店试睡员"酒店试睡员"在国外被称为"酒店品评家",要求应聘者具有敏锐观察力与感受力,热爱旅游,乐于分享所见所闻。酒店试睡员体验酒店的服务、环境、卫生、价格、餐饮等多个方面,比如床垫软硬、空调冷暖、网速快慢、下水道是否畅通、淋浴水流是否过大等等,调查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写成报告,交给公司后在网上发布,为众多网友提供借鉴。此外还需要... (继续浏览)

    淘宝

    目录 ▪ 阿里旺旺 ▪ 淘宝店铺 ▪ 淘宝指数 ▪ 快乐淘宝 ▪ 淘宝基金 ▪ 淘点点 ▪ 安全事件 ▪ 淘宝大学 ▪ 弹幕造势 ▪ 质量问题 ▪ 与监管部门互动 ▪ 无人机配送 ▪ 在台被判撤资事件 ▪ 手机客户端无法访问事件淘宝网是亚太地区较大的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5月创立。 马云发展沿革淘宝网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立... (继续浏览)

    华为荣耀7

    目录 ▪ 华为荣耀7(PLK-TL01H/移动4G)详细参数华为荣耀7 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继荣耀6之后,于2015年6月30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奥林匹克体育馆发布的4G智能手机。该款手机共分为三个版本:移动版、电信/双4G版、全网通版。其中移动版售价1999元,电信/双4G版2199元,全网通版2499元。... (继续浏览)

    小米手机4

    目录 ▪ 基本参 ▪ 硬件参数 ▪ 系统 ▪ 硬件配置小米手机4是小米公司2014年发布的一款智能手机。小米手机4于2014年7月22日下午2点,在北京发布。小米手机4移动4G版在2014年9月9日中午12点在小米官网正式开卖,售价依然是1999元。 2014年11月7日,联通4G版小米手机4发布,支持TD-LTE/FDD-LTE/WCDMA/GSM制式。2... (继续浏览)

    目录 1 槑 ▪ 网络流行语槑 (汉字) 槑,音“méi”。亦为网络热词,音同“木”(“木”陕西方言),字由二呆组成,故成为形容人比呆还呆的意思。槑,其来源于陕西方言,人们常说:槑倯,槑得很,老槑等等,山东日照方言也有此字,形容词,意思接近于倯,不善言辞有无能之意,例如槑神,老槑,槑呲。在江苏沭阳方言中是指智障患者、精神病患者。 中... (继续浏览)

    vivo X5Max

    vivo X5Max是vivo于2014年底发布的一款旗舰产品。从官方曝光的消息看,该产品的特色集中在“薄”和“HiFi”两个方面。vivo X5Max发布会于2014年12月10日在深圳市音乐厅正式召开,并于12月22日全球首发。... (继续浏览)

    小清新

    目录 1 小清新小清新 (青春与活力的代名词)“小清新”最初指的是一种以清新唯美、随意创作风格见长的音乐类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Indie Pop,即独立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文学、电影、摄影等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也叫“小清新”。无论是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还是个人憧憬的美好意境,小清新... (继续浏览)

    vivo X5pro

    目录 ▪ 手机特色编辑vivo X5Pro是vivo智能手机于2015年5月推出的一款智能手机,该机于5月13日在北京、广州双城同时发布。... (继续浏览)

    非诚勿扰

    目录 ▪ ▪ 著名女嘉宾 ▪ 牵手嘉宾 ▪ 返场男嘉宾 ▪ 核心因素 ▪ 精彩因素 ▪ 表征因素 ▪ 节目定位 ▪ 收视率高 ▪ 收视下滑 ▪ 做出整顿 ▪ 整改措施 ▪ 整改变化 ▪ 门票申明 ▪ 爆灯环节 ▪ 爱转角环节《非诚勿扰》是中国江苏卫视制作的一档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由孟非担任主持,于2010年1月15日首播,每周六、日21:10播出。2015... (继续浏览)

    百度云

    目录 1 百度云 2 百度云发展 3 产品 ▪ 网盘 ▪ 个人主页 ▪ 群组功能 ▪ 相册 ▪ 人脸识别 ▪ 通讯录备份 ▪ 手机找回 ▪ 记事本 4 百度云会员特权 ▪ 提速特权 ▪ 身份标识 ▪ 历史版本 ▪ 云冲印 ▪ 云解压 ▪ 5T超大空间 ▪ 大文件上传 ▪ 转存上限提升 ▪ 闪电互传百度云百度云(Baidu Cloud)是百度推出的一项云存储服... (继续浏览)

    iphone 6

    目录 ▪ 透明 ▪ 超薄 ▪ 三屏 ▪ 曲面 ▪ A8芯片 ▪ 屏幕 ▪ Touch ID ▪ Kill Switch ▪ 第二批 ▪ 中国大陆发售iPhone 6是苹果公司(Apple)在2014年9月9日推出的一款手机,已于2014年9月19日正式上市。iPhone 6采用4.7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334*750像素,内置64位构架的苹果A8处理器,性能... (继续浏览)

    iPhone 6s

    目录 ▪ 3D Touch ▪ A9+M9 ▪ 机身 ▪ 首发 ▪ 售价 iPhone 6s是美国苹果公司为Apple Watch的上市配备的一款产品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0日,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 6s。 iPhone 6s有金色、银色、深空灰色、玫瑰金色。屏幕采用高强度的Ion-X玻璃,处理器采用苹果A9处理器,... (继续浏览)

    比特币

    目录 ▪ 冻结账户 ▪ 解除限制比特币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 (继续浏览)

    康熙来了

    小s与康永《康熙来了》为台湾的电视谈话性娱乐节目,2009年前由中大制作公司(Chungta Production)制作,2009年起由金星制作公司制作,中天综合台于2004年1月5日开播,原名《奇怪十点钟之康熙来了》。“康熙”二字分别取自两位男女主持人姓名的第二个字:蔡康永和徐熙娣。最早节目开始构想是王伟忠找蔡康永开辟一个新节目为主持人,蔡康永同意...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