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
新中医院规划用地2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18.9万平方米,设有2800个停车位,编制床位1200张。据了解,中山市中医院是广东省建院较早的中医医疗机构之一,已有53年历史。
主要建筑包括医疗区,含19层病房大楼、3层医技楼、4层后勤楼、6层行政办公楼等;同时,生活区包括了单层体育馆、9层专家公寓楼、5层学生宿舍楼、6层药学楼、4层院史馆。
配置停车位达到3200个,其中地面1200个,地下停车场2000个,完全可以满足市民就医停车的需求。
专家介绍 叶沐镕
男,主治医师。著有《阳光心情 --心理健康手册》,作为编委编写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教学参考书《英汉汉英心理学词汇实用手册》。 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课题:利用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探讨针灸配伍治疗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针刺四关穴脑功能成像的研究。在印尼海啸期间参与了赴印泥海啸灾区救援队的心理应激的研究。参与了:音乐对高血压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完成了:中医治疗抑郁症患者脑功能与5-HT、雌二醇的变化研究。 擅长: 擅长运用医结合方疗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对于各类心身疾病(包括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胸闷心悸、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疼痛等)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可预约心理咨询,擅长解决青少年成长问题婚姻家庭问题。
黎伟文
男,副教授,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严重损伤、多发肋骨骨折、肺部疾病、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重症肌无力、手汗症、食道良恶性肿瘤,漏斗胸、鸡胸。擅长于手术和胸腔镜微创手术。 擅长: 胸损伤、肋骨骨折、肺部疾病、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手汗症、食道良恶性肿瘤。
陈金泉
男,主任医师 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教
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广东省首批中医名科、广东省十一五首批中医重点专科、中山市科技兴医十一五特色专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肛肠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结直肠外科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山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主任委员,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名医研究学组顾问。从医35年,曾到西安中华中医药学西安全国首届肛肠专科医师提高班、京、津、沪、沈阳、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等国内重点肛肠医院或肛肠专科(中心)学习2年多。师从我国著名肛肠专家史兆岐教授等多位xxx肛肠名医。熟练掌握肛肠科各种诊疗技术、电子结肠镜单、双人检查与镜下诊疗技术。擅长:以中医和医结合以及PPH、痔微创手术、电子结肠镜下微观诊病等先进技术诊治各种痔疮、高位复性肛瘘、肛裂、直肠脱垂、湿疹痕痒、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便秘、大肠子宫内膜异位征、大肠息肉、腹痛、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大肠癌(中医药康复治疗)等肛肠脾胃常见病与疑难疾病,临床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疗效显著。
科研:《扩切防窄分段剪扎术治疗中重度环状混合痔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1项、《按摩扩肛双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研究》等获市科技进步三等2项,副编《大肠病学》1部,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著作2等。发表有较高学术水评论文及科普文章70多篇。 擅长: 以中医和医结合以及PPH、痔微创手术、电子结肠镜等先进技术诊治各种痔疮、肛瘘、肛裂、直肠脱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便秘、大肠息肉等肛肠疾病。
服务旨
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旨,秉承祖国医学精髓,突出中医特色和优势,狠抓医疗质量和技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医院科室设置完善,共设20多个一级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30多个专科专病门诊,骨伤科、内科、外科均设二级分科。其中骨伤科、急诊科、康复科为广东省及中山市重点专科,附设中山市医结合创伤骨科治疗中心。专科专病的蓬勃发展,带动医院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医院知名度的扩大。
中山市中医院院址搬迁
中山市中医院新址:中山市西区康欣3号
中山市中医院新址于7月26日正式全面投入使用,同时原址全部停止使用。
途径中山市中医院新址的公共汽车线包括:
始发站:023(新中医院-横门)
024(新中医院-支队长江考场)
055(新中医院-胜隆村)
其他径车辆;003、050、25、2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