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位于河南科技大学景华校区,由原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医学部与预防医学系合并组建。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洛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学制5年,毕业后授医学学士学位。培养具备人文科学、医学、预防保健和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预防保健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等。通过学习,熟练掌握护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毕业后能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于2002年8月以原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医学部和预防医学系为基础建立的,是科技大学医学门类的和龙头学院,也是科大20个院系中的第二大学院。2013年5月,成立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35人,高级实验师6人,中级职称人员4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17%;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3人;在读硕士2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教师总数的43.4%。
时间历程 初创时期
xxx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卫生部制定发展规划,由武汉医学院于 1964年前后在河南省洛阳市创办洛阳医学院。在 1958年的火红年代,1964年的计划提前到 1958年完成,卫生部先后从武汉医学院、医学院、协和医学院、大学、大学、天津南开大学等高校调来近 200名教师来到洛阳,开始创办洛阳医学院。
洛阳医学院选址与涧西医院对面。学校没有实验仪器,遂向医学院请求支援。当时,正时兴一平二调,就是平均分配、无偿调拨,医学院风格很高,领导应允,打开库房,整整装了 14个大木箱,托运到洛阳。洛阳医学院学生的实验课和医学院的实验内容一样,使同学们非常高兴。
当时学校的知名教授有,教公共卫生课的查良仲教授,他是著名作家金庸的哥哥,协和医学院毕业;教微生物学课程的李希干教授,大学医学院毕业;教口腔学课程的张教授,是中央保健局的医生,为毛、周总理看过病。还有一位年仅 39岁的副教授吴燕宝,医学院毕业,才华横溢,也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洛阳医学院拥有三位知名的正教授和一位年轻有为的副教授,使全院师生振奋,自豪感倍增。
经济困难时期
洛阳医学院办学的第二年,进入了1960年的经济困难时期,大家都吃不饱,饿得浑身,有些学生放假回家,不知什么原因,再也没有返校。教师们也是生活艰苦,学校经费也特别紧张,不少实验无法开出。1961年暑期,学校没有招收新生。1962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很多工厂企业下马了,校园里也有了要下马的风声。大家的心里都很紧张,有着前途未卜的感觉。
终于,下马的这一天了。学校召开大会,宣布河南省人民委员会的决定,为了加强农业xxx线,洛阳医学院撤销建制,一分为二,大部分教师、技术人员和全体学生到郑州,并入河南医学院,继续学习;其余一小部分留在洛阳,学校改名为洛阳市卫生学校,继续办学。1962年10月,洛阳医学院的校牌被摘下。
后期发展
1962年,洛阳医学院(部分)分建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
1970年,河南省洛阳卫生学校更名为洛阳地区卫生学校;
1978年,洛阳地区卫生学校升格为洛阳医学专科学校;
1992年,洛阳医学专科学校更名为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6年,河南省显微外科研究所并入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3月,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工学院、洛阳农专组建河南科技大学。
所授荣誉
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校级精品课程1门(生物化学)。全院教师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学生勤学慎思,诚信。多名教师评为省、市、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优秀毕业生董瑞瑞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章、学生获全国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等荣誉称号;学院被评为职业先进集体,院党委被评为五好基层党委。
办学规模 办学条件
现有实验室24个约1820平方米左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约450余万元,以脑与认知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和肿瘤研究所等为主体开展医学领域及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近几年获地厅以上项20余项,各类在研项目20余项。
精品课程
学院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人体解剖学、药理学),校级精品课程1门(生物化学)。
教学机构
学院下设3个行政管理机构和12个教学单位。学院具有全日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医学教育为
主体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2个本科专业,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