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 联系方式
- ▪ 其它信息
- ▪ 地理位置
- ▪ 地理环境
- ▪ 气候特征
- ▪ 地质地貌
- ▪ 土壤类型
- ▪ 水文环境
- ▪ 海岸线
- ▪ 参考资料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尤其是我们的女性,随之美容行业也越来越多,本公司专销各种美容化装品,.
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山东威海高新技术开发区毕家疃东街84号
邮政编码:20001
联系人/ATTN: 孔彬
其它信息
私营独资企业
服务项目: 化妆品零售。
所属行业: 其他类未包括的零售业
地理位置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 东西*横距135公里,南北*纵距81公里,总面积 543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荣成、文登、 乳山3市和环翠区。
威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商、周三代,今市境为东方夷之地,属青州,有莱夷聚居。568年(北齐天统四年),境内设文登县,今市境尽属之。此后,朝代更替,但隶属文登县未变。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即由此而来。1898年,英国强租威海卫。1900年,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属英国殖民部。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置威海卫行政区,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1950年5月,成立文登专区,辖威海、荣成、文登、昆嵛、乳山、海阳、牟平、福山等8县。1956年2月,文登专区撤销,现威海地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1967年2月,烟台专区更名为烟台地区,现威海地属之。1983年8月撤销烟台地区,设烟台市(地级),同时威海市(今环翠区)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文登、荣成、乳山3县归烟台市管辖。
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威海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丰富、年温适中、气候温和的特点。威海市大陆度为54.1%,由于濒临黄海,受海洋的调节作用,表现出春冷、夏凉、秋暖、冬温,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大风多和湿度大等海洋性气候特点。
地质地貌
威海市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的东端,其南侧与胶莱坳陷的东部边缘接壤。境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胶东群、中生界上侏罗系莱阳组和白垩系下统青山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皱构造有乳山—威海复背斜,其轴在乳山台依,向北东经昆嵛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倾没,轴向北东。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老母猪河断裂,北东向的牟平—即墨断裂(迹经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神道口断裂、俚岛—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岩体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伟德山岩体和石岛岩体、崂山阶段的槎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威海市属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区内除昆嵛山主峰泰礴顶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为200米~300米的波状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构成,山基表面多为风化残积物形成的棕壤性土,土层覆盖较薄,但土壤通透性好。山丘中谷地多开阔,多平谷;平原多为滨海平原和山前倾斜平原。其中,低山占土地总面积的15.77%,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岛屿占0.28%,滩涂占4.01%。河网密布,河流畅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势中部高,山脉呈东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海岸线曲折,岬湾交错,多港湾、岛屿。
土壤类型
威海市土壤类型有 棕壤、潮土、盐土、 风沙土、褐土、水稻土、 山地草甸土,共7个土类。依其各自的发育程度、附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又分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白浆化棕壤、潮土、盐化潮土、褐土、滨海盐土、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潜育水稻土、山地草甸土13个亚类、18个土属、153个土种。
棕壤土类是威海市分布最广、面积*的土类,遍及威海市的山丘地区,占土壤总面积的83.5%。潮土类为威海市第二位的分布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13.2%。
水文环境
威海市河流属 半岛边沿水系,为 季风区雨源型河流。 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径流量受季节影响差异较大,枯水季节多断流。威海市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母猪河、乳山河、黄垒河三条较大河流贯穿于文登、乳山市境内,总流域面积2884平方公里,占威海市土地总面积的53%,母猪河流域面积*,流域面积1278平方公里。境内 河流长度大于5公里的有94条,其中大于10公里的有44条,黄垒河最长,全长69公里。河网平均密度为0.22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为0.36左右,2005年径流系数为0.51。
海岸线
威海市的海岸线,东起牛鼻嘴(北纬37°25′12″,东经122°17′40″),西至双岛港(北纬37°25′42″,东经121°58′21″),长达95公里。沿海有大小岛屿20个,岛岸线长29.2公里。海岸线绵延曲折,岬湾交错,地形复杂,多为天然良港。岬角地带坡陡水深,如皂埠嘴至赵北嘴沿岸,20米等深线靠近岸边;靖子头与远遥嘴一带,离岸200米水深达40余米。威海市的海岸类型属于港湾海岸。港湾海岸是由伸入海中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岬角和向内凹进的海湾所构成的岸段,因此又把它称为“岬湾海岸”或“基岩海岸”。威海海岸的轮廓,主要受冰后期海面抬升以前原始地形的控制。山地、丘陵突入海中,形成海岬和岛屿,而沿海低地、局部平原、小河入海口,则形成海湾,原始地形的高差,形成了岬湾交错的岸线。海岸受NE—SW向及NW—SE向构造线控制,同时,它又受X型断裂以及沿断裂活动的块断运动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具有NE及NW向的海岬与海湾。其中NE向的较大海湾有威海湾、杨家湾、合庆湾、柳树湾等;岬角有皂埠以东岬角、合庆以北岬角等。NW向的较大海湾,有葡萄滩、麻子港、石岛滩、黄埠港、双岛港等;岬角有靖子头、远遥嘴等。这种X型的构造格局,构成了威海港湾海岸的基本轮廓。在沿岸岬角地带与一些岛屿上,分布着较为平坦的海蚀阶地,地形高程一般在15—25米左右。
参考资料
http://www.beautyexpo365.com/
http://www.12ge.com/asp/hz.asp
http://www.evercare.com.cn:8080/bbs/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www.evercare.com.cn%3A8080/bbs/viewthread.php%3Ftid%3D1542%26fromuid%3D4
http://www.cbf111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