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酒节

目录

  1. 节日起源
  2. 庆典活动
  1. 祭祀仪式
  2. 文化遗产
  1. 安全管理

节日起源

上林县有六成以上的乡镇都举行“灯酒节”,以巷贤镇、白圩镇和西燕镇“灯酒节”仪式感xxx,场面最热闹,文化味最浓。

 “灯酒”用壮文写就是“daeng couj”,连着读就是“daengjcouj”,当地壮族民众认为,家里添男丁是家族的荣耀,“灯”与“丁”在壮语中发音相近,后将其引申为“灯”。而“酒”历来是壮乡农村节庆祭祀必不可少的东西,由此逐渐形成了当地人传统节日“灯酒节”。

庆典活动

灯酒节灯酒节

节日这天,当年头胎生男孩的人家要给村社献一只羊,生女孩的户要给村社献一只鸡,各家各户也筹集物资,共同办起这一盛事。当天,全村男女老少到社坛参拜祭祀社神,并聚集树下吃“长桌宴”或“百家溢”。有些地方人们还有“散羊头”的风俗:社主将羊头及后腿退还主家,第二天主家将羊头祭祀祖先,并举办丰盛宴席,邀请亲朋好迂蟠家共欢,尽兴而散。在村里,人们通常把灯酒节说成“吃灯酒”。老人说:“每到吃灯酒之日,必定张灯结彩,热热闹闹,每个村民都痛痛快快地闹‘灯酒’。 

灯酒节灯酒节

顾名思义,灯酒节自然与历史上“灯”、“酒”文化相关。古时候,人们认为家里添了男丁是家族里的荣耀,后将其引申为“光明”、“灯”。 在广州、香港一带,生了男孩的家庭还有高挂花灯的习俗。可见“丁”与“灯”有密切的联系。“无酒不算敬神”,“酒”便成为古时人们娱人飨神的好东西。而“社”与人们生存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其最初指掌管土地的神灵,也是主管婚姻、生育之神,后因融入更多社会属性,成为一个村落的保佑神。由此看来,灯酒节蕴涵的民族历史、经济、宗教、语言、艺术等文化信息丰富多彩,是一桩重大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 

壮学研究权威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教授认为,灯酒节最原始的意义落实在“灯”和“酒”上,而人们的喜庆又称“节”。因为灯酒节最初是壮族的节日,而因后来民族杂居,便成为以壮族为主不同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这表现在节日中“壮”民族文化的延续与更新。“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灯酒节”这个节日是一个封建迷信活动,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的“灯酒节”乙成为了兄弟团结、邻里和睦、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重要传统活动。”


庆“灯酒”

灯酒节灯酒节
灯酒节灯酒节

家家户户为了迎接“灯酒节”,纷纷打扫门庭,张贴对联,挂上灯笼,包粽酿酒。石寨庄的“灯酒节”不仅吸引了村外游客、青年“驴友”、媒体和民俗专家,还有外国友人。来自美国的波比(音)是南宁一所大学的外教,在灯酒节这天,他不仅手舞足蹈“混”进舞狮子队伍中,与村民共舞,还尝了可口的“百家溢”。

同时,“灯酒节”上,村里除了有舞狮、舞龙、山歌对唱晚会等传统节日喜庆文娱活动外,他们还借“灯酒”节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及组织“致富能人”传递技能等,整如他们在村公所门前贴的对联所云:“灯前高歌颂改革,酒后商议奔小康”。 

祭祀仪式前,乐队和村里的歌手们在大树下表演山歌,山歌手都是素面朝天的村妇,但在二胡的伴奏唱起韵味独特的“三五韵”和“四六联”山歌来毫不含糊,比都市里的“K歌王”唱卡拉OK还准确,她们的“舞台”周围则围满了村里的老少观众,大家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听完山歌,家家户户的妇女都往外挑箩筐,筐里装的都是过节的食品,有的是水果糖果,有的是猪头扣肉,有的是粽粑米酒,有的是汤圆米糕……大家都往社坛赶;新“添丁”的家庭,把自己的“小帅哥”、“小公主”打扮一新,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抱出家门,家里的老婆婆则乐呵呵地跟在后面,沿路向众人分发糖果。大晒场面前,早早地架起了几口大锅大灶,鸡鸭鱼肉、花生蒜苗摆了一地,挑选出来的大厨整摩拳擦掌为“百家溢”做准备。每个环节虽繁复,却有条不紊,透出一股凝聚力。

祭祀仪式

灯酒节灯酒节

在社坛前进行的“灯酒节”祭祀仪式,显得丰富隆重,程序讲究,包括“就位、鞠躬、三上香、三叩首、跪拜、敬酒、宣读祝文、献糖果、献财宝、平身复位、化财、鸣炮、礼毕退班”等礼仪。

村里担任祭司的老人,还特意穿上了传统长袍。在社坛供奉完神灵,鸣放完鞭炮,全村老少都集中在村旁的空地上摆开酒席。

餐桌上,如果添丁的家庭慷慨大方,就会捐上一个猪头或是一只肥羊,备下盛宴迎接全村乡亲。酒至深夜,方才散去。

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上林壮族灯酒节
所属地区:广西上林县
所属性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编号:180
申报人/申报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
申报日期:2010年
遗产级别:自治区/省

安全管理

2017年2月9日(2月7日农历正月十一),是上林县壮乡民俗传统节日“灯酒节”,部分乡镇居民在这一天与宗族亲友欢聚一堂,祭祖摆宴,大闹“灯酒”。上林县公安局科学布警、完成了本次“灯酒节”安保工作任务。

据统计,“灯酒节”当天,全局共出动警力270余人次,警车63辆次,以滴水不漏的防御、周密到位的举措,确保了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营造了温馨、愉悦、平安的过节环境。[1]


灯酒节

相关推荐

灯迷

目录 ▪ 简介 ▪ 来历简介 灯迷灯谜是我国劳动人民知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 (继续浏览)

陶灯

概述陶灯自从火被我们的先祖发现以来,如何留住光明,如何让光亮更广泛的照耀着我们的生活,一直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人类在漫漫的历史长夜中与蒙昧和黑暗斗争的历程里,是灯照亮了人类文明之路。[5] 陶灯,是紧随石灯之后,最早为人类服务的灯具之一。最初的陶灯,没有固定的形制,通常以日用陶器代之。许多陶制器皿,都曾被当做灯具的替代品。随着灯具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古人逐渐... (继续浏览)

摄影灯

目录 ▪ 地位 ▪ 分类 ▪ 1、传统摄影灯 ▪ 2、LED摄影灯 ▪ 技术 ▪ 摆放 ▪ 使用 ▪ 不同环境下如何用好摄影灯  ▪ 作用地位LED摄影灯对于资深级的玩家来说,摄影灯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摄影设备,在很多场合是非常有用处的。其实,摄影灯在拍摄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尤其是在夜间的户外场景下,比如烧烤、野营,摄影灯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继续浏览)

拔拔灯

目录 ▪ 来源 ▪ 程序 ▪ 活动内容来源拔拔灯每年正月初九至十五独特的汉族民俗活动“拔拔灯”,人们把数十灯笼拴在一条大的绳缆上,象征着当年行船拉纤的大绳,再现当年纤夫逆水行舟拉纤奋力拼搏的情景。英都自古为南安富庶之乡,素有“金英”之称。境内英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河驿渡,溪道“九曲十八弯”,水急滩险,来往航运只能用驳船运输,至逆水行舟时则需船夫拉纤,... (继续浏览)

影室灯

影室灯影室灯实际上由大功率闪光灯与造型灯组成。闪光灯管一般是环型的,环的中央有造型灯的接口,造型灯一般是石英灯、白炽灯等。不用闪光灯时,造型灯也可做照明光源用来拍摄,当用闪光灯时,造型灯只是起到布光看造型效果用的。有的造型灯在闪光灯闪光时关闭,闪光灯闪光后再亮起来,为了防止造型灯色温对闪光灯产生干扰。不过对于石英灯、白炽灯以热发光而言,这样做是无意义的。如果... (继续浏览)

手灯

目录 ▪ 简介 ▪ 相关简介手灯 一种小型多用途的摄影棚灯光,发光强度介于250到500瓦,可用为散光灯,也可用作聚光灯。 相关百度百科、雅虎百科、GG百科、114百科 ... (继续浏览)

氛围灯

目录 ▪ 产品特点 ▪ 灯光效果产品特点 氛围灯模式人们可以根据自身个体照明需要(如颜色、温度、亮度和方向等)来设定自己喜欢的场景情景照明效果,人们可以根据各自要求、场景情况,,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选择并控制光的亮度、灰度、颜色的变化。控制便捷的智能手机也提供了更人性化的智能控制渠道,营造不同的室内智能照明效果。灯光效果能灯中拥有起居,入睡,唤醒,就餐,... (继续浏览)

龙凤塔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最后的高潮。元宵的高潮则是灿烂的花灯。花灯相传始于西汉,历代相承,在时间的长河里演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成为民俗文化中最亮丽最温暖的篇章。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上王村会行走的龙凤塔灯,就谱写了这篇章中最宏伟最独特的一笔。历史源流  龙凤塔灯的源起,是因为民间智慧的一次碰撞与合作。相传旧时石桥头镇一个叫下宅金的地方,有个... (继续浏览)

标准灯

标准灯  正文  用于复制和保持光度、辐射度量的单位及量值传递的各种电光源。它们是光学辐射计量中的标准量具。   在光学辐射计量中,复现各种光度和辐射度量单位的原始标准如黑体炉、xxx辐射计等,技术复杂,费用昂贵,不宜经常保持在工作状态,更不便于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因此需要有相应的标准灯将原始标准复现的单位量值复制下来作为次级标准,逐级传递其所... (继续浏览)

PH灯

目录 ▪ 设计者 ▪ 重要特征 ▪ 意义与影响设计者保尔·汉宁森丹麦设计师保尔·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名字简称为PH,在他设计生涯的早期就已专门从事灯光设计领域的工作,因此他成为世界上早期灯光设计师之一,是灯光设计领域的先行者。灯光设计只是在如今才被人们广泛接受,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一生作为一名灯光设计师,从... (继续浏览)

夫妻观灯

目录 ▪ 剧情简介 ▪ 歌词全集 ▪ 商洛花鼓 ▪ 简要介绍 ▪ 历史溯源 ▪ 当代发展 ▪ 艺术特色 ▪ 详细分类 ▪ 传承价值 ▪ 文化遗产 ▪ 黄梅戏 ▪ 简介 ▪ 渊源 ▪ 唱腔 ▪ 角色行当剧情简介 《夫妻观灯》说的是元宵佳节,青年农民王小六带着他的妻子进城看灯。城里人山人海川流不息,各色各样的灯——龙灯、狮子灯、螃蟹灯——来来往往。一批一批... (继续浏览)

湟源排灯

目录 ▪ 历史渊源 ▪ 文化背景 ▪ 起源发展 ▪ 艺术特色 ▪ 制作工艺 ▪ 传承价值 ▪ 实用价值 ▪ 收藏价值 ▪ 旅游价值 ▪ 研究价值 ▪ 传承保护 ▪ 非遗信息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湟源排灯青海湟源县地处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接合部,是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xxx站”,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 (继续浏览)

高压纳灯

高压钠灯是一种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属于第三代电光源,其发光管采用半透明氧化铝管制成,灯的外壳采用硬质玻璃。 高压纳灯高压钠灯使用时发出金白色光,具有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透雾能力强和不诱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道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船坞、车站、广场、街道交汇处、工矿企业、公园、庭院照明及植物栽培。高显色高压钠灯主要应用于体育馆、展览厅、娱乐场、百... (继续浏览)

千角灯

目录 ▪ 特色 ▪ 现状特色 千角灯“千角灯”是宋代八角宫灯的形式,有一千个角,缀有一千盏灯,灯身为多个不同的立体三角形组成,集书画、剪纸(刻纸)、刺绣等优秀汉族民间手工艺于一体。在东莞方言中“千角灯”和“千个丁”语音相同,寓意“百子千孙”传宗接代的意思。同时,用一千盏灯组合成一盏彩灯,独特的创意也充分展示了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汉族灯文化的瑰宝。... (继续浏览)

萝卜灯

目录 ▪ 简介 ▪ 在中国 ▪ 没落简介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 在中国萝卜灯早在正月十三日,人们便拿出窖藏的青萝卜... (继续浏览)

状元灯

目录 ▪ 民俗故事 ▪ 灯的制作民俗故事状元灯据传是很早以前,江南一读书人,自幼父母双亡,寄寓在他乡亲戚家里。书生于困境中发愤攻读,终于得中状元。状元不忘父母生育恩,返乡祭扫父母坟墓。状元不忘父母生育恩,一日奏准皇上后,回家祭扫父母坟墓。到了家里,只因家乡连年兵荒瘟疫,山边野外坟冢遍地,父母坟墓已辨认不准了,状元心中犯难。忽然,他眉头一皱,想出了一个 办法,... (继续浏览)

客厅灯

目录 ▪ 概述 ▪ 选购要点 ▪ 注意事项概述客厅灯在灯的光源选择上,要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不要选择过多的白光,使用一些柔和的黄光会让人感觉呆在家里很舒服,色温要统一。在灯具选择上,千万不要图便宜,灯再小也是电器,质量不好的灯除了在性能上大打折扣,在安全上也有隐患。 装修时使用灯槽的人很多,其实有些家庭入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使用,不要“人云亦云”式的跟风装修... (继续浏览)

杰克灯

目录 ▪ 由来 ▪ 起源传说一 ▪ 起源传说二 ▪ 发展沿革 ▪ 食用价值 ▪ 风俗文化象征 ▪ 亡魂象征 ▪ 捣鬼玩具 ▪ 制作工艺由来起源传说一 Stingy Jack邀请恶魔喝酒传说爱尔兰有一个名叫 Stingy Jack 的男子,有一天邀请恶魔喝酒,因为喝完后没钱付帐,他就说服恶魔变成六便士来付酒钱,... (继续浏览)

电磁感应灯

目录 1 电磁感应灯研发背景 2 电磁感应灯趋势 3 电磁感应灯原理 4 电磁感应灯技术优势 5 电磁感应灯特点 ▪ 具体特点电磁感应灯研发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从日光灯到普通节能灯,从高压汞灯到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气体放电灯的相继问世,以及LED新光源的推出……照明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然而,研制高光效、高节能、长寿命、健康、环保的新光源一直是照明科技... (继续浏览)

盒子灯

目录 ▪ 简介 ▪ 现状 简介 盒子灯盒子灯是一种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属于山东元霄花灯之一种,流传于德州,天津地区,灯中套灯,最多达十几层,每层内容为汉族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无一雷同,故又名迭套灯。放盒子灯时,选用一根长竹竿将灯高高挑起,然后点燃导火线,随着导火线燃烧,一套套灯便依次坠下,有声有色,非常有趣。因为这种花灯代表了旧时汉族民间制作花灯的艺人... (继续浏览)